禁止买卖:农村土地,对农民是好是坏?

我想网 2025-03-05 14:19 · 全网优质搞笑GIF创作者

2025年农村土地禁止买卖,你的退路,比房贷还重要!

先问想友们一个问题:你们老家的宅基地还在吗?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了两件事:

1、城里人不能去农村买房买地;

2、退休干部也不能去农村占地建房;

这直接给农村土地交易划了红线,有意思的是,法律早就规定农村宅基地不能买卖了,为啥还要专门强调“退休干部不能占地建房”呢?其实是因为现实中确实有不少退休干部,跑到农村圈地建房。

比如之前有个新闻,某中部县城的一个退休厅官,圈了上百亩地建“养老院”,还挖了人工湖,甚至配了站岗,县里的国土局还给他盖章批文,说是为了促进“乡贤”文化,但到底是“乡贤”还是“村霸”,真说不清楚。过去执法不严,有人钻空子,所以这次国家直接点名禁止,就是为了堵住这些漏洞。

但问题来了:为什么国家要严令禁止农村宅基地买卖? 

说白了,就是为了防止城市资本跑到农村圈地,保住农村这个基本盘,给农民留一条退路。这不仅是给农民留退路,也是给未来经济留退路。

什么是真正的财富? 钞票?黄金?其实都不是。真正的财富是能持续产生价值的东西。比如农村的土地,大城市的房地产,我给你算笔账,北京上海一套老破小,租金能顶打工人半个月工资;城中村拆迁户光靠收租就能养活三代人。但问题来了:如果所有人都想靠房子躺赚,谁来干活? 现在一线城市的房价已经高到年轻人996赚的钱全填了房贷,干脆躺平;中年人被裁员断供,房子秒变法拍房。

这时候你再看看农村的宅基地,突然就明白了它的价值。

农村人卷不动了还能回村种地,但如果连村里的房子都卖给城里人,农民往哪儿退? 所以,宅基地虽然现在不算“财产”,但它是农民的“复活甲”。我常劝农村出来的年轻人:你在北上广深卷不动了,老家的房子千万别卖。 这不是情怀,是数学题:城里100平米的房子,每年光物业费取暖费就得四五千,将来房地产税一落地,成本还得翻倍;村里100平米的宅基地,种点菜养两只鸡,吃住花不了几个钱,房子塌了都能自己修。

据统计,2025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还不到50%

还有2.97亿农民工在城里没有完全市民化。也就是说,这2.97亿农民工,如果不卖宅基地,就算失业了,还能回农村解决住的问题。还有个数据很有意思:中国农民工平均年龄41岁,超过50岁的占26%。这意味着什么?再过十年,至少上亿人要考虑“干不动了去哪养老”。这时候再看宅基地政策,其实就是国家给农民发的“社会保障卡”。你在城里卷不动了,回来有房住、有地种、有井水喝,每月开销能压到500块以内。 这种兜底能力,比什么养老金都实在。

而且,未来农村的宅基地未必就一无是处。

过去,农民都是“被牺牲者”。如今政策转向,宅基地或许成了农民参与财富分配的筹码。很多人怀疑是否真的有人愿意回农村买房?这么说吧,过去可能不多,但随着上一波房产热潮建起的高层逐渐老化,未来这些“鸽子笼”的可居住性会直线下滑。要想提高生活质量,要么在市区买洋房,要么像西方一样在郊区买地自建。

现在锁死土地买卖,表面上让农民少赚钱,实际上是做了最后的保底。城里人想下乡?只能租不能买——租金流入农民口袋,而不是资本大鳄;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——农民用土地入股企业,拿分红而不是一次性卖断。 这种模式,本质上是在用制度平衡城乡剪刀差,防止农村资源被低价收割,城市资本再高价套现的恶性循环。

举个现实例子

某南方村庄把闲置农房租给城里人做民宿,村民每年收租五六万,村集体还能抽成搞基建。如果允许宅基地买卖,十年二十年后,城市里会多出一百万甚至一千万流浪汉,这不是危言耸听,这是现在的米国。

最后说句扎心的:能自由交易的从来不是财富,而是枷锁;真正值钱的永远不是资产,而是退路。 永远给自己留一条退路——因为历史反复证明,没有退路的人,最容易成为游戏的代价。

© 特此声明:本文由我想网想友提供,除我想网官方外,仅代表网友本人,不代表我想网立场!

热搜 GIF 段子 搞笑 秘密 神回复 想网 鸡汤 梗百 每日一图 表情包 文案 百科
© 2012~2025 我想网(动图网站) 京ICP备2021026517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