造谣是指制造谣言,造黄谣,说白了就是制造“带色”的谣言,比如私生活混乱、不自检、虚假的淫秽、性传染病等色情信息,从而达到恶意攻击,此手段卑鄙!
造绿谣什么意思呢?
其实大致意思一样,造黄谣是造的黄色谣言,造绿谣就是造的绿色谣言,比如编造某人戴绿帽子、伴侣出轨、劈腿、小三等信息,总之就是恶意攻击。
近日,一位95后女孩在职场中被同事恶意造黄谣了
这位女孩夏夏在一家公司做短视频运营,凭借自己的努力升职成为项目经理。然而,同事们却因为嫉妒开始在公司内散布夏夏的不实言论,称她是“拜金女”,“连领导都不放过”,“晚上下班都有不同男生来接”等言论造黄谣,在回龙观医院鉴定后属于抑郁,严重影响了夏夏在职场上的形象和声誉。
夏夏最初对于这些造黄谣行为并没有过多在意,她坚信自己的能力和付出最终会获得认可。然而,事情的发展却超出了她的预料。同事们的造黄谣不仅没有停止,还加剧了她在职场上的孤立和排挤,让她的工作环境变得异常压抑。夏夏表示,近一年来她一直处于这样的困境之中,每天都感到不开心,精神处于一种抑郁状态。
在经历了长时间的煎熬和痛苦之后,夏夏终于做出了一个勇敢的决定——裸辞。离开那个充满负面情绪的工作环境,夏夏选择了旅游来放松身心,并计划自己创业,不再卷入职场的漩涡。
对于夏夏遭遇的不幸遭遇,许多网友纷纷表示震惊和不满。他们认为,在职场中,应该以公正公平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员工,而不是通过造谣和抹黑来攫取自己的利益。同时,也呼吁更多的企业和员工能够关注职场的公平和正义,为构建一个健康和谐的职场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总的来说,职场中的造谣和排挤行为不仅伤害了受害者的个人形象和心理健康,也损害了企业的声誉和形象。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认识到这一点,营造一个和谐健康的职场环境,让每一位员工都能够在公平的竞争中实现自己的价值。
女生被“造黄谣”,应该如何维权?
过年了,一名女生从上海回乡村老家过年,在短视频平台发布了自己晒太阳、吃水果的生活视频,但没想到的是,在这个视频的评论区,竟莫名其妙的出现了很多难听的话,说这名女生在外面从事不正当职业,说什么“KTV、会所提前放假了”,甚至还有网友在评论区谩骂女生的家人。
仅凭好事者的几句没有任何根据的话,就对一个女性以性工作者的身份脏名化,随之而来是更加不堪入目的言论,这些无中生有的言论,无疑会对受害者带来极大的精神伤害。有网友评价说,毁掉一个女性最简单、成本最低的方式是造黄谣。其实,黄谣的受害者,又何止是女性。
所谓的 “造黄谣”,一般是指造谣者通过个人想象,胡编乱编有关受害者“性”方面的内容,并通过各种途径进行虚假信息散布,比如明示或暗示受害者在从事不正当职业、私生活混乱或编造受害者的性癖好等。
我国《民法典》规定,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和隐私权。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、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,也不得以刺探、侵扰、泄露、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。造黄谣是通过诽谤的方式侵害了他人的名誉权,如果造谣者在造黄谣的过程中公开了受害人的个人信息,比如家庭住址、工作单位、姓名、联系方式等,就侵犯了受害人的隐私权。另外,如果造谣者未经同意盗用受害人照片,还将构成侵犯受害人肖像权。
除了民事责任,造黄谣者还可能面临行政处罚或构成刑事犯罪。
我国《治安管理处罚法》规定,有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或者偷窥、偷拍、窃听、散布他人隐私行为的,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;情节较重的,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,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。我国《刑法》也明确规定了,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,情节严重的,构成诽谤罪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、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。
首先,一定要记住保存证据,及时的对谣言内容、造谣者的昵称/ID、视频播放量、转发量、点赞量、自己社会评价降低、工作受影响等等进行截图或录屏,有条件的话,还可以用公证软件或者到公证处对这些证据进行公证。
其次,当发现自己被造了黄谣,我们可以要求平台删除、屏蔽相关内容,如果平台没有采取适当措施防止谣言扩撒的,也应该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。
另外,当发现自己被造黄谣以后,要尽快报警,由公安机关介入,及时惩治造谣者。